第一百一十一章 黏人-《覆雪归春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留下原地的两位兄长是格外的茫然。

    他们怎么没有听到阿蘅说话的声音呢?

    温桓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黑了下去。

    他攥紧手中的马鞭,很想立刻也转回车厢边,可谢淮安感叹的声音打断了他的动作。

    “安安从小到大,在这一点上还是从未改变过啊!”

    他开始给温桓说着谢淮安小时候的事情。

    有些是他从前就说给温桓听过的,也有些是没有说过的。

    谢淮宁与谢淮安两兄弟年岁相差的有些大,谢淮安出生时,谢淮宁已经到了晓事的年纪。

    小时候的谢淮安跟现在的毛毛一般大的时候,也是格外的认人。

    他不喜欢被下人抱在怀里,也不大喜欢跟在爹娘的身边,就只喜欢黏在谢淮宁的左右。

    只要谢淮宁离开超过一刻钟的时间,他必然就会扯着嗓子哭。

    有一次谢淮宁去温桓家做客。

    玩闹间也记不起来时间,等回去的时候,已经是晚膳时分。

    而谢淮安也有一天没见到他。

    在这一天里,谢淮安就一直在哭,也不肯吃饭,谢淮宁见到他的时候,他嗓子都已经哭不出声来了。

    “他那时年纪小不懂事,只要见不到我,就一直哭。”谢淮宁想到小时候的弟弟,脸上的笑意都无端的温柔了几分。

    他笑着问温桓“你还记不记得我们刚到书院的时候,明明书院里一向不许带下人,可我却一连带了五六个!”

    温桓当然记得。

    他看了眼身旁的谢淮宁,又回头看了眼谢淮安,见他没有多余的动作,这才回着谢淮宁的话。

    “那时我还跟祖父告过状,说不能给你开特例。”

    没办法,谁让他们家的小姑娘黏他确实是黏他的,但也没有到见不到他就不罢休的地步。

    而谢淮宁家就不一样了。

    所以在书院的头两年,谢淮宁在学堂读书的时候,身边都还会带着一个小崽子。

    说实话,小时候的谢淮安还是很听话的。

    学堂里的先生在讲课,他就在底下乖乖睡觉,不吵也不闹。

    等谢淮安到了三岁,也知晓一些道理了,才乖乖回京都去,不再吵着闹着要留在谢淮宁身边了。

    谢淮宁突然叹了口气“也不知道是不是小时候养成了坏习惯,安安他后来是一点也不喜欢读书的。”

    何止是不喜欢呢!

    谢淮安分明是只要一到学堂,就忍不住打瞌睡。

    温桓想到自己昨天在城门口看到的襁褓。

    忽然开口问道“你们家新来的那小孩不会跟当初的谢淮安似的吧!”

    倘若他黏谢淮安就跟谢淮安黏谢淮宁似的,那书院岂不是又要多出个什么也不懂的小崽子来。

    小孩子大多都很难控制自己情绪的。

    虽然小时候的谢淮安大部分时间都是保持安静的,但也有情绪失控的时候。

    但凡到了那种时候,先生必然是会将谢家兄弟俩都给‘驱逐’出学堂的,毕竟不能让他们俩吵到了其他的学子。

    虽然其实是已经吵到了。

    谢淮宁有些不大确定。

    “毛毛他是昨天才到的京都,只一天的时间,我也说不好他的性子到底是什么样!”

    话虽然是这样说,但实际上谢淮宁已经做好要去温老太爷的打算了。

    他的这个小表弟十有是跟安安一个性子,最后肯定也是跟到白马书院来的。

    温桓脸色变得很奇怪,却很快又恢复了正常。

    有什么关系呢!

    左右他也不会跟谢淮安在同一间屋子读书,小孩子是哭还是闹,也吵不到他的。

    心下放松之后,温桓看着近在咫尺的温家别院,回头看了眼还在阿蘅车厢边的谢淮安,最后还是没有上前将两人分开。

    都已经到了地方,接下来这两人是马上就要分道扬镳的,他又何必去做这个坏人呢!

    阿蘅在车厢里吃点心的时候,忽然觉得车厢里的光线有些暗沉。

    看向一旁的窗户,树影与人影混杂在一起,全都倒映在了车窗上。

    “阿兄?”

    阿蘅疑惑的开口。

    阳光下的影子总是变幻莫测的。

    而且阿蘅触目所及的地方更多的都是树影。

    之所以会开口唤着温桓,也只是因为她听见车厢外忽然多出了几声马鸣,且不是现在赶车的那匹马发出来的。

    在阿蘅的映象中,会默不作声的出现在她车厢旁的人,除了温桓也别无他人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