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四章 传闻-《覆雪归春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一时口快之下,她忽然同阿蘅说起白马书院之中的神鬼之说来。

    “阿蘅,你知道吗?白马书院里其实埋葬着一个人!”

    埋葬着一个人?

    阿蘅无意间打了个哆嗦,她怎么没有听过这种传闻。

    白马书院所在那座山就是温家的,虽然在山的另一边有一座寺庙,山下也有不少的住家,可从来没有人会将坟地放到山上去。而且,书院这些年来,陆陆续续的都在重新盖房子,书院所占的空地被翻了不止一次两次,就算里面真的葬了人,早也应该被翻出来重新埋葬了的。

    “……听说在书院里,每年芒种前后的夜晚,就能看到一个身穿红衣,脸上带着半个面具的女子,蹲在地上焚香烧纸。”

    “至今还没有人见过那名女子的全貌,但听说她之所以会出现在书院之中,就是因为她有一个很重要的人被埋葬在了书院的某一个角落,每到那人的忌日,她便会出现在书院之中,为那人焚香烧纸,以告慰对方的在天之灵。”

    方如玉喝了口茶,压下因过度投入而出现的些许慌张。

    阿蘅正要开口,方如玉又拦住她:“别的不好说,但我是真的见过那个带着面具的女子的。”

    阿蘅沉默着,她也见过一个带着面具的女子,还是在她们住着的小院之中。

    只是那人身上穿着的衣裳是暗色的,并非是红色。

    “你看到她时,她真的在院子里烧纸钱了吗?”阿蘅疑惑的问着。

    方如玉摇头:“那倒没有,我见到她时,她只是站在那儿,很快就离开了,周围并没有被燃烧过后的灰烬。”

    她回答着阿蘅的话,却没有注意到话中的瑕疵之处。

    那个带着面具的女子果然是真实存在着的人,而并非是她的幻象。

    阿蘅回到温府后,仍然在猜测着那个人的身份。

    她总觉得那名女子的身份很重要,倘若知道她是何人,有许多事情都能迎刃而解。

    只可惜她知道的东西还是太少,才会一点头绪都没有。

    在外间遇到的诸多挫折,倘若无人过问,忍一忍便也过去了。

    可要是有人真心关怀,三分的委屈也能变成十分。

    家是温柔乡,也是英雄冢。

    阿蘅不是英雄,她还是个孩子。

    回到府中,阿蘅又去了温三夫人的院子。

    虽然她昨天就已经回到了京都。

    但她回来的时间比较晚,那时的温三夫人早就已经睡下,她也就没能去请安。今儿个一大早,她又出门去拜访了方如玉,给温三夫人请安的时间也就推到了现在。

    人说十月怀胎,九月生子。

    温三夫人再过两三个月,也差不多就到了该生产的日子了。

    阿蘅到了温三夫人的院子,温三夫人正坐在堂屋中纳凉,冰盆被放在窗边门口,有风从屋外吹来时,能将些许的凉气吹进屋内。

    柳嬷嬷和另外两个有些眼生的丫环站在温三夫人的身后,给她打着扇。

    阿蘅进门时,险些一脚踩进冰盆里。

    她看向温三夫人额头上的汗水,很是不解的问道:“我听人说,有孕在身的人会更加的怕热。咱们家又不缺冰,娘亲多拿几个冰盆放在身边,不就凉快多了么!”

    丫环摇扇的风都是热风,哪里比得上冰盆自然散发的凉气呢!

    温三夫人只是笑笑。

    柳嬷嬷开口道:“大夫说夫人虽是有孕在身,但也不能太过贪凉。冰盆用的多了,也不好。”

    阿蘅点点头,她其实也是半懂不懂。

    不过既然是大夫说的话,那应该就没有错漏的地方吧!

    她绕开门口的冰盆,来到温三夫人的身边坐下。

    堂屋中的门窗都是向外敞开着的,只是今天没有多少风,阿蘅在屋中坐了一小会儿,就觉得热得不行。

    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她才从外面走回来。

    大太阳底下多走了两步路,也是会热得不行的。

    “……阿蘅难得回来!再过几日就是端午节了,过了端午节,书院也该要放假了。”温三夫人笑着和阿蘅说话,心里有些不是滋味。

    几日不见,阿蘅又瘦了许多。

    阿蘅向来都有苦夏的毛病。

    放在往日里,她早就带着阿蘅外出避暑去了,不到七月末,不会动身往回赶。

    可现在她出不得远门,而阿蘅又得在书院里一直待到端午节之后,还是得再想想其他办法,总不能看着阿蘅这么一直瘦下去。

    阿蘅坐在椅子上,也笑着说:“等书院放假之后,祖父、阿兄还有我,就都会回家来,到时候阿蘅就天天都来看娘亲,娘亲回头可不能嫌弃阿蘅哦!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