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三十章 粽子-《覆雪归春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另一边的书房中。

    温老太爷与谢淮宁的谈话也快要接近尾声。

    “我以为你们父子将淮安送到白马书院,是为了让他好好进学,而不是为了带孩子?”

    温老太爷想到阿蘅这两日给他请安时,身边带着的那个小孩子。

    大概是人与人之间,确实是存在缘分一说的。

    樊家的那个小孩子生的模样俊秀。

    最重要的是,他与谢淮安幼时确有五分相似,看上去便是一家人。

    谢淮宁露出苦笑:“说实话,其实我们家并未盼着淮安能有多上进。他小时候受了不少苦,虽然他自己是不记得了,可我们却没有忘记。”

    “我爹娘只希望淮安能每天都高高兴兴的就好,只不过先前在京都的时候,总有人拿淮安与我相比,以至于他变得越发不肯上进。到了后来,甚至是故意在外惹是生非,好博取爹娘的关注。”

    似是想起在京都的事情,谢淮宁揉着额角,他也说不清谢淮安到底是从哪里得来的主意。

    想要博取家人的关注,难道不应该是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么!

    怎么他们家教出来的小孩,却偏偏要反其道而行呢?

    如果谢淮安在这里的话,他肯定是有话要说的。

    谁让谢家族学只教诗文策论一类的东西,对武学方面并不看中。

    而谢淮安尝试过许多次,依旧没能在诗文策论上有何建树。恰好当时他又和人打了一架,回家后便得到了父兄的强烈关注,以及娘亲的温柔关切。如此一来,可不就是让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么!

    谢淮宁哪里能猜到事情的经过是如此的曲折。

    他接着往下说去:“我爹原本只是想让淮安在书院中读几年的书,好磨磨他的性子。”

    “结果中间出了点差错,外祖父那边将毛毛给送了过来,那孩子还特别的黏着淮安。我爹说淮安是小孩子心性,还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,所以才非得让淮安带着毛毛。”

    他又补充道:“这和毛毛只肯黏着淮安,也是有一定原因的。”

    谢老爷是想要矫正谢淮安的性子。

    而谢夫人看着毛毛,就想起了当年的谢淮安。

    移情作用之下,她只要看着谢淮安和毛毛在一起,就会觉得很高兴,其他的事情却不在她的考虑范围内。

    温老太爷听着他的解释,面色稍缓。

    “我终究只是个外人,最多也只能提点两句,只要你们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,就足够了。”

    正事与闲话都已经谈过了。

    自然就应该出门去找阿蘅她们了。

    大多数的节日都是亲人团聚的时候,端午节本身的含义虽然本非如此,但是有机会的话,人们过节的时候都是会在自己家中的。

    谢淮安在京都赢得龙舟会的头名,本来是应该在龙舟会结束后,回到谢家去的。

    但他念着远在温家别院的毛毛。

    便跟在温老太爷的身后,一起出了城。

    倘若不是谢淮宁恰好有事要去温老太爷相商,谢家的人恐怕还在龙舟会上找着谢淮安。

    谁让这小子办事顾头不顾尾。

    明明是不打算立刻回家,却连个消息也不往家里传。

    谢家的两兄弟最后没有在别院留饭,只略坐了一小会儿,就带着毛毛回京都了。

    送走了谢淮宁与谢淮安,又用过晚膳后,天差不多已经全黑下来。

    温桓揉了揉肚子,吃太多粽子,他一时觉得有些不大舒服。

    厨房里包的粽子都是按照以往的口味来的。

    白粽子里面什么也不加,剥开了粽叶直接蘸糖吃。

    红枣的粽子只比白粽子稍微好上一点,有红枣的那一小块地方就是甜的。

    还有一种包着肉的咸粽子。

    温桓并不怎么挑食,甜的咸的,他都能吃。

    另外两人就不一样了。

    温老太爷喜欢白粽子蘸糖,阿蘅看上去瘦瘦弱弱的,却只喜欢吃咸口的肉粽子。

    偏偏厨房今年包粽子的时候,出了点小差错。

    三种粽子混在了一起,没剥开粽叶前,根本就区分不上来。

    为了能让阿蘅吃上一口肉粽子,温桓剥开了一个又一个的粽子,十个里面有九个是白粽子或者红枣粽子,肉粽子出现的几率实在是太低。

    虽说每个粽子都是小巧玲珑,只有婴儿拳头的大小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