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作者实名制的消息一吹出风,老板们就坐不住了。 虽然他们玩弄舆论、引导流量、炒作热点、挑拨对立的手段还相对原始,却已经隐隐意识到这个游戏能玩转下去,最关键的原则便是…… 匿名制。 正因为隐姓埋名,所以花州的作者们才能肆无忌惮在书里输出情绪,才能放飞自我地在书中呼吁读者辱骂对家,才能毫不犹豫地与对头在报纸和书中展开骂战、争榜刷票,乃至挑拨唆使,欺骗威吓,无所不用其极。 毕竟无人知道作者们马甲之下的真实身份。 所有的对立和冲突都在花州文娱巨头们的控制之下。 最激烈的一次,乃是有个作者被骂急眼了,直接花钱雇用【你知我知铺】的猎犬来开盒同行,这事儿也被花州官商联合按下,从此定下了更严厉的行业规矩,保证了“圈内的事情圈内解决”这一铁律。 从此,写手们便知道匿名制的重要性与神圣性,并相信老板们会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和真实身份。 于是网暴游戏玩得更凶了。 这种“粉丝活力”能够保证市场活跃,增加读者忠诚度和作品话题度,乃是书局老板们增加收入、维持曝光的手段,更是排除异己的法宝。 譬如若有不开眼的外地人想来这里开店,亦或是不听话的小作者敢拒绝老爷的优质合同,他们便能指使麾下的听话作者出面号召读者带节奏。 譬如……看!这书竟然辱男!集霸们快去点点举报抵制啦! 诸如此类。 本来临县的乡巴佬想来这边开店,老板们路径依赖,便要依靠舆论的力量进行抵制,毕竟以他们的斗争经验来看,《皇极战天传说》的辱点实在是太多了,轻而易举地便能带起巨大的节奏。 先雇佣“纯路人、不站队”在刊报上发表匿名文章,斥责《皇极战天传说》的七大恨。 然后由刊报编修“深入调查《皇》书背后的故事,探讨其对少年成长、花州风气的巨大影响”。 最后由作者们亲自下场、指挥读者总攻。 三板斧出来,让陈柏棠的书店在开业之初,便能被蜂拥而来的正义路人们冲到关门大吉。 ——可不知为什么,李白龙居然预判到了他们的动作! 先是用府衙大印将刊报舆论的管理权夺到同文局,再然后直接擎出“实名认证”这一招杀手锏……他妈的! 这样一来,别说指使旗下作者们引导读者开团了…… ——这些作者自己都能打起来! 想想看,那个平素里与自己隔空骂战、恨不得生啖其肉的贱婢,居然暴露了真实身份和个人信息……这不赶紧去【滴滴打人】下单? ——桀桀桀,平时只能花钱雇人在揭帖和报刊上骂你、编你黑料,此番你这小贱人真身暴露,我便要物理运营你口牙! 书局老板们平时玩这一套玩得很深入,才知道花州文学界埋了个多么深的炸弹,一旦李白龙的毒计被推行下去…… 一念及此,也顾不上与陈柏棠商战了,曲诗文会的老板们在郑修远的带领下,火速赶往同文局,要叩门求见李知事,请他收回成命。 “他这是在玩火!” 一帮人在路上咬牙切齿地商量:“暴李要是一意孤行,咱们便先把这消息捅将出去……欺人太甚,简直欺人太甚!” 时至今日,同文局衙门已经焕然一新,再也不是曾经花州官商眼中的笑柄和纸糊衙门,众人通报之后,被引进大门,来到二堂。 李局好像正在办公。 走在最前面的郑修远只见一道紫色的秀影如惊鸿般一闪而逝,走向堂后里屋,会长也没多想,直接引众上前去拜。 “罢了,起来吧。”李白龙问道,“尔等聚众来到,是要还钱吗?” ……淦! 众人的气势被催债的大棒打得一阻。 郑修远放平心态,低声道:“非也,是为了知事所说的‘实名认证’而来。” 李白龙瞠目惊道:“你们是作者?” 他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:“想不到啊,看你们一个个菊松棒驰的样子,如何能写出两个男人血风拼吊的耽美故事?” 郑修远被李白龙打压折腾了两天了,闻言实在怒火难耐。 他不阴不阳道:“知事想岔了,我们非是作者,毕竟年老矣,不解风情,不似知事那般,堂堂男儿,竟对小女儿家的心事如此了如指掌,将男女之爱写得惟妙惟肖、缠绵悱恻,不知道的,还以为墨凤是女儿身呢。” ……草! 李白龙一时僵住——他忘记这茬了! 可恶!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