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耶律涅鲁古已经得到萧远山战败的消息,此时的耶律涅鲁古正如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乱转,李谅祚猜的很对,封锁夏军退路,打算将夏军一具歼灭在大同主意,确实不是耶律涅鲁古想出来的。 “微臣参见大王。”一名身穿裘衣的文官进来说道。 耶律涅鲁古焦急的对来人说道:“郑大人你可算来了,你知不知道本王都急得快要火上房了。” “大王莫急,敢问大王可是萧远山兵败山阴。”郑浑向耶律涅鲁古问道。 耶律涅鲁古十分佩服的说道:“先生真乃神人也,本王刚刚得到消息萧远山兵败山阴,三万边军几乎全军覆没。” “萧远山兵败,朔州军主力几乎全军覆没,那留在白道板的几千兵马恐怕也已经深陷险境,没想到夏军中竟然有如此能人,能够将我精心布置的局给破了。”郑浑说道。 “萧远山兵败,目前只能退守朔州,夏军已经没有了后顾之忧,接下来就能专心的与我军对阵了,可是本王得到消息父王在他们手上,如果我军进攻大同,你说夏军会不会用父王当挡箭牌。”耶律涅鲁古担忧的说道。 “大王明鉴,不过下官以为皇太叔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”郑浑解释道;“从全局来看,现在夏军是占据了上风,可是夏军接连争战早已身心疲惫,再则西夏国主李谅祚不是一个傻子,要是他聪明的话不会主动进攻我们,而且还会尽快的结束这场战争。” “郑大人,不知你为何会这样说啊!”耶律涅鲁古问道。 郑浑回答道:“夏、辽两国交战,虽然到目前为止我军败多胜少,可是我国国力强胜,一旦春季到来我军便可近起全国之兵攻夏;反观夏国内政不稳,君臣之间争权夺利,战局一旦陷入胶着,局势对夏军就会越来越不利,所以现在李谅祚比我们更加着急。” “郑大人的意思是让本王不要急着与夏军交战,而是避其锋芒、拒城坚守。”耶律涅鲁古说道。 “然也……” 不知不觉又半个月过去了,耶律涅鲁古依旧没有来攻打大同,这让李谅祚感觉到自己失策了,随着战局的拖长,局势对李谅祚日见不利,辽军的第二路援军共计五万兵马已经到达应州,对大同的夏军形成了两面夹击之势。 “看来这一次朕真的是失策了,辽军的援军越来越多,要是再拖下去局势恐怕对我们会更加不利。”李谅祚担忧的说道;“不知先生有何高见啊?” “陛下,微臣还是那句话,我军后撤之前必须重创辽军,让辽国君臣胆寒,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十年内辽国不敢犯我国边境。”周文泰说道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