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经过再三思量以后,耶律洪基说道:“朕可以让三地百姓自由选择,朕不干涩,但是夏皇也不得干涉,在夏军撤离之时朕要派兵监督。” “好,就这么办。”李谅祚当即答应道。 “那接下来就该商议一下盟主的议题了。”赵顼笑着说道。 耶律洪基紧接着说道:“我辽国国力孱弱无法承担盟主职责,依朕看盟主应该在夏皇和宋帝两人当中产生。” 李谅祚看了一眼宋神宗说道:“论疆域、子民、财富,我大夏国皆不可与大宋向比较,依朕之见这个盟主还是有宋帝担任更为合适?” “不、不、不……”宋神宗赵顼说道;“大宋虽然地大物博、人口众多,但是宋军的战斗力根本无法和夏军相比,依朕之见这盟主还是有夏皇担任更为合适。” 李谅祚看着赵顼笑着说道;“既然如此……” 李谅祚的后话还没有说完赵顼的脸色就变了,赵顼刚才的一番话实际上是假意推辞,以此来表示自己没有太强的功利心,可是现在李谅祚这么一说,赵顼立刻就感觉大事不妙,一旦李谅祚答应了,这盟主之位可就等于跟大宋王朝和他赵顼彻底拜拜了,赵顼对于这个盟主之位可谓是势在必得;三国盟主虽说只是一个虚衔,可是这其中可暗藏着很大的玄机。 三国盟主就等于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周天子是天下共主,只要确立这盟主之位,就等于确认这谁是中华正统,如果这盟主之位落入到赵顼的手中,那大宋王朝就是等于在名义上一统天下了,这样的功绩完全可以让宋神宗超越太祖、太宗皇帝了;另外身为三国盟主就等于掌握了天下的道义,以后兴兵讨伐对手就等于在道义上占据了制高点,在赵顼看来以大宋的国力在加上盟主之位,虽说只是在名义上一统天下,但是用不了多久这个名义就可以变成现实。 看着赵顼紧张的样子,李谅祚笑着继续说道:“既然如此,这个盟主之位还是应该有赵兄担任更为合适。” 赵顼听到李谅祚这么说,可算是将心放到肚子里了,赵顼委婉的说道:“既然夏皇如此推崇朕就却之不恭了。” 李谅祚接着说道:“赵兄既然答应担任这盟主之位,就应该担任其着盟主的职责,我大夏国和辽国都地处边疆,土地贫瘠、人口稀少,根本不如大宋百姓富庶;赵兄身为盟主,大宋身为盟主国,总应该照顾一下身边的两个小兄弟吧!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