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李谅祚身穿龙袍,将威龙马槊插着地上单骑立于关前,放声对宋军说道:“尔等看看关上被擒之人是谁,如若在不投降朕就杀了赵顼。” “夏皇请不要误会,千万不要伤害我家陛下,外臣此次前来就是来投降的。”王安石大声的说道。 王安石说完徒步向李谅祚走了过来,王安石走到李谅祚身边跪下将自己的帅印和虎符献给李谅祚,以此表示向李谅祚投降,李谅祚接过这些后;王安石对李谅祚说道:“禀夏皇,虽然我前锋大军已经投降,但是在北边依旧有数十万大军,这些只听从外臣的号令,夏皇您看?” “好,这些宋军就有你去招降,朕也省的麻烦。”李谅祚大手一挥说道。 在李谅祚的威胁下,三十万夏军放下了武器选择了投降,城外的宋军大营成为了战俘营,宋军依旧被关押在这里,为了防止宋军发生暴乱,夏军将宋军的军官和普通的士卒分开关押,并将所有的武器全部收缴,另外吃饭也都按时供应,每天只给吃个半饱,而且每日还要在夏军的监管下整修道路。 宋军投降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,随后李谅祚命令楚王李孝仁率领五万大军北上,由于拥有赵顼的圣旨和从王安石哪里得到的帅印和虎符,夏军所过之处宋军皆降,仅仅两天的时间夏军就成功接管了横山以南的所有大宋城池,由于兵力不足,在一些不是战略要地的城池夏军都没有驻军,一切还像原来一样,只不过旗帜换成了大夏帝国的。 如今的宋军已经全部退到了横山以北,也就是大宋占据的夏国领土,宋军剩余的主力和民扶全部汇集在以永乐城为核心的夏东南地区,宋军依旧占据着洪州、宥州、夏州、石州、银州、龙州等地。 李谅祚率军从金锁关返回之后,就一直停留在渭桥仓,同时李谅祚征调民扶大修渭桥仓,对渭桥仓和渭桥镇进行扩建城渭桥城,李谅祚打算将这个土壤肥沃、交通便利的地方打造成夏军统治关中地区的核心;长期以来中原王朝凡是在关中定都的,都选择将都城定在长安,也就是京兆府;其实这是有重要原因的,长安位于秦岭以北、渭河以南,一旦关中面临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时,渭河就是一道天然的屏障,可以阻挡北方骑兵的南下。 而大夏帝国却没有这个顾虑,夏军本来就来自于北方,相反如今巴蜀和汉中还在大宋的手中,将关中的治所定在渭河以北,就等于有了秦岭和渭河两道天然的防线;为了建造渭桥城李谅祚亲自参与设计,对于征调的民扶也不是无偿征调的,来这里干活可是都有工钱的,这也让李谅祚获得了关中百姓的认可。 渭桥城外夏军大营(时渭桥城还没有建成)李谅祚的中军大帐内。 李谅祚向小卓子问道:“楚王到哪了?” “禀陛下,楚王率军已经抵达龙州,过不了几日就能收复所有沦陷的国土了。”小卓子对李谅祚说道。 第(2/3)页